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潘氏分会:
欣悉贵会将于
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。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,祠堂是“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”。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,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、文化研究价值。
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,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,而且渊源流长。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,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,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,明、清时发展到了高峰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祠堂文化的繁荣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,是政通人和、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。
祠堂是祭祀先祖、保管族谱的地方,有的祠堂也是一所学校。总之祠堂是宏扬宗功祖德、教育后代的重要场所。祠堂文化是姓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历史证明,凡是祠堂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家族,那么这个家族就一定是一个团结、和谐、安宁的家族。家族的团结、和谐、安宁搞得好,就一定会促进民族的团结、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统一。因而研究祠堂文化,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潘氏文化源远流长、底蕴深厚,潘氏祠堂文化同样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。潘氏先人的传统美德、人文精神,是潘氏子孙后代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今天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潘氏祠堂这个阵地来传承、宏扬潘氏文化,用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,激励我们的子孙后代奋发有为,教育我们的后代为国家的繁荣富强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。
我们相信,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潘氏分会成立之后,一定会积极开展研究,并走在无锡祠堂文化研究的前列,为传承、宏扬、继承优秀的潘氏文化以及潘氏祠堂文化作出重大贡献。并预祝无锡堂文化研究会潘氏分会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!
湖北省广水市委党校 潘成忠
评论 (2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