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潘氏根在荥阳
潘正高
据《通志•氏族略》 和《新唐书•宰相世系表》以及各类古籍考证、唐代墓志铭文所载,周文王第十五子高,封于毕(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、咸阳两市之北),故称为毕公高,并建立毕国。后来,毕公高的长子楷伯另封至楷国,次子毕仲继承毕国。
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,是在今陕西省长安、咸阳两县之北,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。这个地方,又称为毕陌、毕塬或咸阳塬。而兴平市位于长安、咸阳两县之西。加上西周初期诸侯封地面积很小,毕国爵位为“伯”,分封面积为“七十里”,按周尺与今尺换算还不到35平方公里。说“毕国在兴平”,这不是疯人疯语才怪!
《史记三家注•魏世家》第十四-汉-司马迁
魏之先,毕公高之后也。毕公高与周同姓。〈【索隐】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、原、丰、郇,言毕公是文王之子。此云与周同姓,似不用左氏之说。马融亦云毕、毛,文王庶子。〉武王之伐纣,而高封于毕,〈【集解】杜预曰:「毕在长安县西北。」【正义】括地志云:「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。」〉于是为毕姓。其后绝封,为庶人,或在中国,或在夷狄。其苗裔曰毕万,事晋献公。
无论“毕在长安县西北。”或“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。” 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就是现在的咸阳市。
潘望生的“毕国在兴平市”的哪来的依据?
毕国方位都猜错,其余的瞎说更是笑话!
这个妄牲写的东西真是胡说八道。第一,他根本不懂西周历史的来龙去脉;第二 他没有弄清楚西周所谓“宗法制度”的来历;第三,他没搞懂西周早期封国面积;第四,他没弄清毕国的地理位置;第五,他没弄懂季孙公封邑与毕国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原因;第六,他不知道什么叫“分陕”而治?第七,他没广读诗书之能力,理解不了《荀子》、《竹书》关于毕公与召公分陕的史实;拿至今真伪未决的“清华简”来否定《尚书·毕命》的真实存在,这是愚蠢的小人。
评论 (0)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