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天寿作品:江洲夜泊图
江洲夜泊图1953年指墨171.5×120cm
潘天寿
江洲夜泊图1953年指墨171.5×120cm
雁荡写生图卷1961年49×197cm
松石图轴1960年140.5×179.5cm
黄山松图轴1960年117×153cm
鱼乐图轴指墨1962年57.5×108cm
兰菊图轴45.3×58cm
石榴图轴68.4×58cm
江南喜雨图轴指黑1953年77.2×85.8cm
抱雏图轴指墨1961年48.5×151.5cm母鸡和三只小鸡只占下部五分之一的幅面,长跋从上直下,增长了全幅的气机。
鱼鹰图轴1961年165.3×144.5cm
小龙湫一角图轴1963年108×108cm 画面上的主体是潭水和溪流以及围绕着溪流的石头和山花野草,这些极为平常的东西在潘天寿的笔下却创造出了一个极为清新、别致、幽深、静穆的画面,表现了"空山无人,流水空放"的诗一般的意境。 潭水和溪流四周纵横嶙峋的岩石,以雄厚健的的线条画成,显示了石块久经山洪飞瀑...
墨梅图轴指墨42×76cm
梅鹤图轴指墨1961年44.7×142cm
梅花芭蕉图轴指墨1962年50.7×183cm
梅月图指画1966年 《梅月图》是他晚年指画的杰作。画中古梅掀天拔地,右盘左旋,忽然高耸,有"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"之势。古梅虽然饱历风霜雨雪,却锻炼成铁石般的气质,充满倔强、旺盛的生命力。几朵殷红的梅蕊,在新枝上独俏春风。此画可以说是对崇高晚节的赞歌,也是画家刚毅不阿的品格的表现。
小篷船1958年
和平鸽指画
兰花石榴1960年
正午(又名睡猫)1954年 画面虽为巨石布满,仍然显得不闭塞。右下角的蒲公英,与左上角的睡猫,构成图上互相呼应,造成得势的均衡感。睡猫被安排在画面的左上角,猫上面留下的那些空间,正好使观者可以透透气。从右上角开始的题词,字体在篆隶之间,一线排开,压住了阵脚。 这幅画上的猫的形象,偏于文静。宁静的正午...
之江远眺195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