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氏宗亲网

潘氏宗亲网

潘氏宗亲网

共 457 篇文章

诰封一品夫人潘氏,舍银一两助建

在乐清市虹桥*,前村白龙山,俗称下宫。现存仰止门、太空亭、石殿及石照屏等全系仿木的石结构。 建于明隆庆五年至万历十年间。山门称“...

商代甲骨

馆内共收藏有甲骨1755块,兽骨233块。尤其以潘氏旧藏“滂喜堂藏龟”令人瞩目。潘氏为苏州世家,以潘祖荫时收藏最富。潘祖荫,字伯寅,号郑庵。幼年好学,涉猎百家,以家资大肆收购珍本秘籍、青铜、甲骨,解放后,其后人将家藏多捐献国家。清华所藏此批甲骨不仅数量巨大,而且大都文字记录完整、骨面清晰,文物价值及...

历尽劫难书法《淳化阁帖》回归记

7月25日下午,一场特殊的国宝赏读会在上海博物馆举办。几百名书画爱好者济济一堂,近距离欣赏上博不久前耗资450万美元从美国“抢”回的国宝———北宋祖刻《淳化阁帖》最善本。 450万美元的回购价格,远超不久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购《出师颂》的2200万元人民币,仅次于2000年明代瓷器“五彩鱼藻纹盖罐”4...

师俭堂是潘氏1801年所建

&nbsp...

尋烏縣吉潭鎮潘氏宗祠 浸潤客家人的崇宗敬祖

據贛州臺辦報道,客家人對祠堂有著特殊的情結,這種情結就是血緣紐帶。它伴隨著客家民係的形成,以祠堂和祖先為核心形成了強大的家族聚合力。它不僅維持著宗族的倫理秩序,也維護著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德,成為激勵族人上進,報效國家的家族精神和物質支持的動力。這種強烈的崇宗敬祖理念,源於中原,客家尤甚,以至客家人在對...

傳統建築 潘氏古宅

竹新埔的潘氏古宅,建於清朝咸豐十一年(西元1861),為大型的三合院建築,外護龍較內護龍為長,層層凹進,前有石造門樓,皆為優良的泉州白石所建,門額題字「孝友傳家」,目前已被列為古蹟。 正身「五間起」左右對稱之護龍向外擴展,形成的三合院住宅、屋頂、牆面的瓦和磚,組成樸素、簡鍊的建築形式,屋頂層次與節奏...

香港潘氏荫华庐

香港潘氏荫华庐简介 潘氏荫华庐位于香港坳头,因屋主姓潘,故香港人称其为潘屋。潘氏原籍梅县,往印尼致富后,于1933午返回香港定居建成荫华庐。据说建造屋宇的工匠是专门从梅县聘请来的。 &nbs...

潘氏墓群遗址

名 称 潘氏墓群遗址 时 代 明代 位 置 肇嘉浜路168弄 说 明 1960年8月至9月,发现并清理。墓主系明代上海大族潘氏家族即潘氏家族及其子侄潘允徵、潘允修夫妇,潘惠(1503-1587),字淞崖,上海县人,曾任承德郎,浙江温州府通判和光禄寺大官署署丞寺职。妻王氏。潘允徵(1524-1589)...

潘光旦最后岁月:困境中坚持学术(图)

口述:潘乃穆(潘光旦之女) 潘光旦先生60年代在中央民族学院寓所。张祖道摄 潘光旦(1899-1967),字仲昂,江苏宝山县(今属上海市)人。中国现代社会学家、优生学家、民族学家和教育家。他于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。因在体育活动中摔伤右腿而截肢 ,休学两年。1922年毕业后留美,1926年获哥伦比亚...

潘祖庭

潘祖庭 浦江人。热心水利建设。1935参加修浚沉湖塘并于1953~1960年间带群众3次整修,建成蓄水33万余方的水库。终生管理水库。于1958年被选为县第三届人代会代表,出席省社会主义水利建设积极分子大会,管水经验曾全县推广。

潘综

潘综 (晋)乌程(今属湖州)人。孙恩起义,与父骠路遇兵。兵砍其父,乃伏身保护,被砍四刀。一人曰:“杀孝子不祥。”于是父子俱得免。后官遂昌长。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,免其家三世税租。

潘宗耀

潘宗耀 字绳武,号虹桥。永嘉人。清嘉庆六年举人。历丹徒、江浦知县,士民爱戴。有《五梅一研斋诗钞》。

潘祖荫

潘祖荫 字伯寅。江苏吴县人。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。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。年二十一考取国子监学正学录。咸丰二年(1852)中进士,殿试一甲第三名。授翰林院编修。四年,晋侍读学士。六年,充会试同考官。次年,晋侍讲学士。八年,充陕甘乡...

潘祖同

潘祖同 字桐生,号琴谱。江苏吴县人。祖父潘世恩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父潘曾莹官至交部左侍郎。潘祖同初以祖荫得主簿,旋赐举人。考授国子监学政。祖父逝世,赐进土出身。授翰林院庶吉士,充国史馆协修。咸丰八年(1858),涉嫌科场舞弊案被捕。无罪获释后,绝意于仕...

潘作梅

潘作梅 (清)字肖野,号戒平。乌程(今属湖州)人,安吉籍。雍正元年拔贡。官海宁学正。冷官二十年,不慕荣利。博学多艺,精书法。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。

潘统英

潘统英 永嘉人。副研究馆员,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。中国·天正集团顾问,温州书画馆馆长。曾任中小学校长、地名办总编、县剧团团长,县图书馆馆长。首创省内第一家汽车图书馆;保留昆剧、析置越剧,把剧团办成“温州小百花”。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。兼任永嘉高级专家联谊会会长、《科技经济导报》特约记者,所著调研文章,...

潘维屏

潘维屏 原名潘毓根。玉环人。拜芦浦名中医江德斋为师,习医6年。1925年开设药铺挂牌行医。1949年后,历任环山联合诊所副所长,玉城联合医院副院长,城区卫生协会执委等职。当选为县三至六届人民代表。通晓内、儿、妇诸科,尤以治麻痘为长。

潘文华

潘文华 潘文华,号仲三,仁寿县人,生于1885年(清光绪十一年),父母务农。潘幼读私塾,后到成都中药铺当学徒。 1908年考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。 1909年随三十三协入藏勘乱,初任副排长,后升任排长、连长。 辛亥革命后,潘随部回川在钟体道部任营、团长。 1920年初由陕南到达县,被川军第七师师长颜德...

潘文国

潘文国 宁海人。华东师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对外汉语系主任,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教育部汉语顾问。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英汉对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。上海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副会长。出版专著《汉语音韵学引论》、《汉语的构词法研究:1898─1990》、《实用命名艺术手册》、《中国当代书家法书选》、《韵图考...

潘纬

潘纬 (清)字古怡,号筼坡,春如眉子。嘉善人。工诗文,擅画梅。习儒,课徒自给,从游者遍六省。精岐黄术,著有《温热论》、《治病须知标本论》。

共 423 篇文章,第 18 / 22 页